对于“扫除”之后的“真空”,更需要尽快予以填补。有那么一批“书摊文化”读者层客观存在,他们以后还是要读书的。如果只管“扫”,而迟迟拿不出新的替代物,恐怕“扫除”的成果仍难以巩固。因此,“扫除”之后的工作则更要困难和麻烦得多。
(1989年8月26日)
“好书是不会过时的”
最近,某书店把以前认为“过时”的一些青年思想教育读物集中拿出来展销,情况出乎意料的好,连一些压库的“滞捎书”也被单位抢购一空。另外,笔者还听说,有一个单位想买十几本《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却遍觅无着。
这两件似乎互不关连的事说明了一个问题:好的书是不会“过时”的。即使一时受到冷落;但最终还是会赢得人们的信任的。有些书因为“大气候”的影响,身价忽高忽低,那并不是书的过错,而是,“舆论导向”的引导问题。曾经有一段时间,马列主义的书连旧书店都不肯收购再出售,而现在却到处买不到;一些被认为“过时”的好的思想教育读物,又从沉睡的仓库来到人们的案头,这种变化不是很发人深省的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