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8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43页。
[9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129页。
[10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130页。
[11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130页。
[12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130页。
[13] 陆机:《文赋》,张少康:《文赋集释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,第130页。
第七章 刘勰文论读解
刘勰(约465—532年),字彦和,山东莒县人,世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少时家贫,笃志好学,未婚娶。长期跟随镇江定林寺僧佑,整理佛教经典,长达十余年。他一方面帮助僧佑整理佛教经典,一方面又饱览历代经典文学作品。这样,他不仅精通佛理,也倾心文学。大约在齐代晚期,他著了《文心雕龙》一书,4万多字。他很看重自己的著作,希望其能够传世,于是想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沈约。沈约当时是权贵,不能直接见到。有一天,刘勰背着自己的竹简写的《文心雕龙》到沈约的车前求见。沈约读了他的书,“大重之”,认为“深得文理”,常把《文心雕龙》置于书案上。后刘勰入仕,在梁武帝天监初年,起官入朝请,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,特别是他担任东宫通事舍人期间,与昭明太子萧统交好,得共同“讨论篇籍,商榷古今”。萧统所编《文选》与他的《文心雕龙》的“选文定篇”多有契合之处。后刘勰奉敕镇江回定林寺撰经,经成即弃官为僧,法名慧地。出家不到一年去世。